五大设计界专家点评2008奥运会吉祥物
腾讯特约专家简介:
赵健:广州美院副院长
杨仁敏:四川美术学院设计系主任
孙明:鲁迅美院设计系主任
路盛章:北广动画学院院长
郭线庐:西安美术学院的副院长
记者:赵院长您好,我们是腾讯公司的,现在奥运吉祥物已经发布了,不知道您是否看了?您对那些吉祥物有什么看法呢?
赵健(广州美院副院长):从电视画面来看,揭晓的吉祥物是五件,站在我这个角度来看,吉祥物不是一件而是多件这已经和历届奥运会吉祥物的概念不太一样了,有所突破,这顺应了近十年来世界视觉形象设计获奖的整个趋势。这个趋势可以用三句话来表达:第一句,这个世界视觉设计的趋向从集中走向分散,第二个从整体走向零碎,第三个从一元走向多元,奥运会的吉祥物揭晓正好顺应了其趋势。这是从专业角度的第一个体会。
第二、这一次的吉祥物在揭晓之前,很多人猜测的话可能是国宝熊猫,从揭晓的结果来看吉祥物的形象、名字、没有简单的对应一个具体的大家所熟悉的动物,就这一点来讲也是一个新的突破。就我看到的吉祥物的名字有欢欢,迎迎、北北、京京、妮妮等等他们不是以动物的属性作为取名的依据,而是以中国人,北京人,全球的人喜迎奥运的心情和感情作为取名字的依据,就这点来说我觉得是挺有新意的。
第三、五个形象对于奥运五环的五种颜色,就这点来讲我认为它对应整个奥运吉祥物的主题“同一世界、同一梦想”挺好的。另外总的感觉我觉得吉祥物甚至比奥运标志更具有发展性。最后、祝奥运成功!
记者:杨老师,奥运吉祥物已经诞生了,分别是北北、京京、欢欢、迎迎、妮妮,您谈一下您的看法?
杨仁敏(四川美术学院设计系主任):吉祥物从我这个角度来看还是不错的。
记者:这一届很特别有五件。
杨仁敏(四川美术学院设计系主任):数量多不是什么特别的,悉尼是三个,雅典是两个。但是我觉得有一点很好,它从不同的层面反映了中国的文化。因为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是“中国印”,“中国印”更多的是反映的中国文人文化,书卷气比较浓一点,而吉祥物更多的是反映民间的信息,比较有亲和力,比较通俗。而“中国印”则是比较雅观,合起来就是“雅俗共赏”。所以整体来说我觉得吉祥物还是不错的。而且这五个吉祥物构成了一个整体,我感觉比2000年和2004年的吉祥物都好一点。
记者:这几个吉祥物的主题颜色正好是五环的颜色,而且它的形象比较抽象。
杨仁敏(四川美术学院设计系主任):但是还是有一些动物的形象,不过抽象之后比较怪异,整体来看还是挺亲和的,总体来说我还是挺满意的。
记者:它提炼了很多视觉元素在里面,让人感觉到既简练又不失民族的特色。
杨仁敏(四川美术学院设计系主任):确实如此。
记者:看来杨老师对这几个吉祥物很满意。
杨仁敏(四川美术学院设计系主任):应当说是满意的,刚才有几位朋友给我打电话说这些不好,但是做到这一步是挺不容易的。
记者:至少吉祥物一看上去就比较喜欢,让人很想购买。
杨仁敏(四川美术学院设计系主任):虽然看起来很抽象,但是很有亲和力。
记者:孙老师,请您谈一下您对吉祥物的看法?
孙明(鲁迅美院设计系主任):我觉得吉祥物从专业设计到国家以及民族的欣赏角度来说都挺好。
记者:刚才我们联线了杨仁敏老师(四川美术学院设计系主任),他认为吉祥物是“雅俗共赏”的,那么您觉得吉祥物在民族特色上反映的怎么样?
孙明(鲁迅美院设计系主任):我觉得它很有中国特色,让外国人一看就是中国的。
记者:那么您觉得有什么不足吗?
孙明(鲁迅美院设计系主任):我觉得从专业设计和民族欣赏的角度还是有一些分歧的,但是相对这个分歧,这一套设计已经做的很好了。
记者:也就是说您总体来说比较喜欢这一套设计?
孙明(鲁迅美院设计系主任):很满意!
记者:刚才你们做了吉祥物发布过程中动画片的制作,做的非常棒,是传统与艺术的结合!
路盛章(北广动画学院院长):谢谢,我想能让这么好的吉祥物让全世界都知道,希望能够把我们中国好的东西带给全世界,让世界了解我们的好娃娃,让人们了解我们的吉祥物。我们的任务是传达吉祥物从哪里来,代表什么方向,把中国人那种好客的精神传达给全世界。
记者:你们做的动画片有很浓烈的中国味道,亲和力也是很强的,刚才我联线了杨仁敏老师(四川美术学院设计系主任),他认为做出来的吉祥物给大家的整体感觉是“雅俗共赏”的。
路盛章(北广动画学院院长):吉祥物主要是给小朋友看的,应当让大多数人了解和认识它。
记者:郭老师,刚才奥运吉祥物已经发布了,请您谈一下您对奥运吉祥物的看法?
郭线庐(西安美术学院的副院长):我觉得总体还不错,但是整体感觉比较卡通。
记者:他们吉祥物有很多人说是“雅俗共赏”的?
郭线庐(西安美术学院的副院长):我看也是如此,取的中间水平。
记者:那么您觉得它的视觉元素集中的怎么样?
郭线庐(西安美术学院的副院长):还可以,老百姓都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