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企业如何发挥虚拟代言人的价值
一、为什么食品行业氏引用虚拟代言人
在目前众多行业中,食品企业是运用虚拟代言人最多的一个行业。例如我们熟知的旺旺食品的旺仔、酷儿果汁的酷儿、麦当劳的麦叔叔等。相对其它行业而言,食品行业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一个相对成熟的竞争环境,是导入虚拟形象代言人的基础条件,只有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虚拟形象才能占据消费者的心智,否则竞争对手很容易运用价格手段将品牌优势所取代。
食品企业的目标消费群以儿童、青少年及年轻人为主,虚拟代言人正好符合这一类消费者的审美观,而且越来越多的成年人也加入了喜爱虚拟代言人的行列,这为导入虚拟代言人奠定了更广泛的基础。
从消费诱因来看,食品属于消费者的冲动消费,它扮演的是一种“可有可无,有比没有好”的角色,比如口香糖、饮料、调味品等。我们对快速消费品的购买习惯是:简单、迅速、冲动、感性。虚拟代言人符号性的特征,使它的联想方向非常的集中,记忆点非常明确,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引起消费者的共鸣。正如酷儿的可爱而、笨拙,让我们对这个饮料的安全性毫无戒备;旺仔小胖子让我们对这个食品的口感毫不怀疑。
二、虚拟代言人的创作策略
虚拟形象代言人必须符合品牌或产品特性,成为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亲善大使。同时他与商标形象、标准色等元素又必须达成统一,起到整合品牌的作用,并被赋予生命、情感与个性。
它与吉祥物的区别在于:
1,吉祥物是企业形象的一种体现方式,是规范在CI/VI里面的,代表的是公司形象。
2,虚拟人物是针对企业下属品牌的,是可以随企业不同的下属品牌变化而变化的,它体现的是消费者价值观。
虚拟形象代言人不像明星代言可以两年换一次,而往往伴随企业成长5年至10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在创作设计上就必须相当谨慎。
“酷儿”之所以深入人心,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成功的角色塑造――请日本著名漫画大师设计出一个*着大脑袋,可爱而又笨拙的卡通造型,同时赋予其丰富的性格。“酷儿”在推广中,实行了“炮制一个角色,制定一个标准”的策略,根据不同类的产品,设计了各种“酷儿”的故事,通过“酷儿”故事的演绎,将消费者的热情推向高潮。
光有一个静止的画面远远不够,而要以虚拟人物为主角,创作一系列的活动场景,并加入故事情节,这样才能将虚拟人物生动化,人性化。当虚拟人物被运用到系列故事情节中,演绎人的情感生活时,它才从静止的画面跳出来,成为寄托消费者情感的代言人。
我们认为,一个虚拟代言人的形成,应当完全符合以下几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