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king工作扎记之二:抽象对照体系
场景中自然存在的画面元素,会自己形成“能够自行构图的东西”,演员(被摄主题)在画面中的呈现方式,和与周围环境(画面语言补语和状语成分)的关系,自己会形成特定的画面语言。是的,画面语言不同于日常交流语言,这种语言在进行传播的时候,不会有时间的先后,画面元素根本就是一起出现在当前画面上的,人们不需要去阅读什么东西,或者按照习惯去依次阅读文字后在产生相应的联想,一些必要的语法和辅助语言成分已经被完美地安排在场景中了,人们几乎不经过大脑的思考就能快速领悟到画面的意思,这是另外一种传播语言,我们称之为广播级的交流方式,即画面语言。
音乐,也是一种语言,它的表现形式已经没有人能数清楚了,在适当的段落,有相应的音乐来补充说明,来自圆其说,所以,有时候,音乐看起来好象是和语言是不相干的,因为音乐会为了达到旋律的完美,而放弃一些东西,有些音乐语言带有叙事的功能,而有的并不是着么明显的表现出来,因为音乐的形式和功能是多样化的,作曲者有时候也不太肯定自己的歌曲是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在电脑的合成画面当中,做电脑的合成画面有时候好象在下围棋,要达到的目的太简单了,只不过在达到这个目的之前,一些具有叙事功能的画面会相应的伴随产生,它好象主题曲的前奏,音乐语言的重点在于主旋律,而合成画面的叙事重点在前奏和过场上面,电影语言本来就是一种叙事的语言,所以电影语言的重点在于语法的构造。
音乐语言先天就决定了他的很多优势,自然发音来自于能量,而现实中能量不会等量释放,所以,为了达到婉转的音乐是非常容易的事情,音色会绝对的变化,一个人很容易成为一个演奏家,但是不容易成为一个音乐家。音乐语言的语法特点是螺旋形的,因为音乐语言在传播途径上同人类的日常语言很类似,信息在接受上存在先后的特点,但是音乐毕竟是音乐,它必须反复地重复一些音符,尤其是主旋律,,但是又有点想画面语言,人说话的时候不可能将状语和补语一起同时说出来,发音得一个一个的说,音乐可以将状语和补语同时发出,尤其是合成音乐(交响乐),他的感知器官是耳朵,和口语同时享受一个共同的接受器官,音乐在传达的时候只能是重复的,螺旋上升的,音乐中的音符,在人的大脑里并没有一个与之对应的抽象的印象,正常人不会记住刚听过的音符,应为没有办法将这些音符重现,我们缺乏一种用之于重现音符的抽象对照体系。如果是别人说过的话,我们有可能重复他刚刚说过的文字,因为他的语言要表诉的意思,我们在抽象对照体系中能够查找到,所以我们可以重现经过耳边的文字语言。画面语言的表诉方式不是螺旋形的,画面语言面对的是人的与生剧来的情绪,人们几乎不需要任何的联想或思考就能够领悟到其中的意思,而且是身临其境的地步,因为人会被画面语言感动,讲诉什么意思已经不再是画面语言所要关注的事情了,电影关注的重点是画面语言的语法,怎样来表现,成为了电影所关注的内容。例如:一个离别的场景,像这样一个简单的场景所能产生的情绪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也是好象一个拥有无数个解的求解方程,可以确定的东西是:影片的主题,我们只可能找到一个符合主题的解,所要传达的情绪要和主题相符合,很年多商业影片摆出很多与主题不相符合的“解”,我们谓之“悬念”或则“搞笑”。
在电脑动画画面中,无数的前奏,都为了营造相应的主题的外延,是的,电脑合成画面采用的倒叙的语法,先展现主题的外延的部分(象是一个拥有无数求解的方程,最后得出一个确定的值,尽管有时候那很搞笑),最后才是主题。但是电脑合成画面有的时候很象音乐,因为他要表诉的东西,也不会存在于人的抽象对照体系当中,所以做为一个电脑动画的合成者来讲,既要是作曲家,又要是演奏家,因为电脑合成画面在人的大脑中找不到与之对应的抽象对应查找体系。所以电脑合成画面语言的语法有一定的特别,因为人对这一语言缺乏抽象查找体系,所以主题的相关外延,首先表现出来,要保证这些“语言外延”能够在人的抽象查找体系当中存在,如在表诉企业标版的时候,很多制作者会普遍用到“体积光”,因为他们相信这个东西存在于人的抽象查找体系当中,在现实世界中,人们也会经常看到耀眼的体积光,尤其在早上的树林里。如果是纯电脑合成画面,任务可能会变得非常难于解决,因为在开始制作之前你要用合成技术构造一些抽象查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