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创意公社- ideaer >> 百科 >> 设计论文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设计艺术中的界面设计探讨

排行榜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发布者:qn4881
热度142票  浏览8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9月11日 02:14

9ld'K1\!O1  设计中所面临的各种因素,如人机操作、使用物的功能与结构、形态的人文特征等等,都反映了人―物、物―人交流的途径与方式。而设计的核心是“人”。以前的人机界面是研究人一机矛盾,适用于物、理分析而缺乏创新分析,相对研究人―物―环境―信息关系的“设计艺术”则显得较为片面。所以探讨设计界面,即人―物、物―人界面是有意义的。创意公社- ideaerCv x,W:u9UA

)?@6i0f+h4m8p1  一、设计界面的涵义

9Nnt LW r+di7?1

3i AW h)|'KIz1  界面的说法以往常见的是在人机工程学中。“人机界面”是指人机间相互施加影响的区域,凡参与人机信息交流的一切领域都属于人机界面。“而设计艺术是研究人一物关系的学科,对象物所代表的不是简单的机器与设备,而是有广度与深度的物;这里的人也不是“生物人”,不能单纯地以人的生理特征进行分析。“人的尺度,既应有作为自然人的尺度,还应有作为社会人的尺度;既研究生理、心理、环境等对人的影响和效能,也研究人的文化、审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要求和变化”。创意公社- ideaer A+k:v+H aBy

?P~6e!aJ%N3a*IZ1  设计的界面存在于人一物信息交流,甚至可以说,存在人物信息交流的一切领域都属于设计界面,它的内涵要素是极为广泛的。可将设计界面定义为设计中所面对、所分析的一切信息交互的总和,它反映着人一物之间的关系。创意公社- ideaer B KL8_2U8n^

创意公社- ideaerDn1~#TK2k5c

  二、设计界面的存在创意公社- ideaer KP@ r A,g

^v8P6~%JqS&v1  美国学者赫伯特.A.西蒙提出:设计是人工物的内部环境(人工物自身的物质和组织)和外部环境(人工物的工作或使用环境)的接合。所以设计是把握人工物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接合的学科,这种接合是围绕人来进行的。“人”是设计界面的一个方面,是认识的主体和设计服务的对象,而作为对象的“物”则是设计界面的另一个方面。它是包含着对象实体、环境及信息的综合体,就如我们看见一件产品、一栋建筑,它带给人的不仅有使用的功能、材料的质地,也包含着对传统思考、文化理喻、科学观念等的认知。“任何一件作品的内容,都必须超出作品中所包含的那些个别物体的表象。”分析“物”也就分析了设计界面存在的多样性。创意公社- ideaeroY1C:S7v

创意公社- ideaerkh0|-p)lh j |"[

  为了便于认识和分析设计界面,可将设计界面分类为:创意公社- ideaer;p K(G6_i/]7Sv

?Gq3}N1  1)功能性设计界面接受物的功能信息,操纵与控制物,同时也包括与生产的接口,即材料运用、科学技术的应用等等。这一界面反映着设计与人造物的协调作用。

)C$aq BT!u1 创意公社- ideaerB{ G:w.UP*Nl;NB5sZ

  2)情感性设计界面即物要传递感受给人,取得与人的感情共鸣。这种感受的信息传达存在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情感把握在于深入目标对象的使用者的感情,而不是个人的情感抒发。设计师“投入热情,不投入感情”,避免个人的任何主观臆断与个性的自由发挥。这―界面反映着设计与人的关系。创意公社- ideaer`(D9CA ^$J Ss

创意公社- ideaer mP,E-Uw

  3)环境性设计界面外部环境因素对人的信息传递。任何一件或一个产品或平面视觉传达作品或室内外环境作品都不能脱离环境而存在,环境的物理条件与精神氛围是不可忽缺的界面因素。

/B'c^t!\p1

4ah)m)qM1  应该说,设计界面是以功能性界面为基础,以环境性界面为前提,以情感性界面为重心而构成的,它们之间形成有机和系统的联系。

P!jR6Ki/^*A Ds1

g)\!ruLn:Bky a;e;N1  三、设计界面存在的方法论意义

"H4L(J}J s+?W1

)fg#jJ%r-v@w ~1  当机械大工业发展起来的时候,如何有效操纵和控制产品或机械的问题导致了人机工程学。二战后,随着体力的简单劳动转向脑力的复杂劳动,人体工学也进一步地扩大到人的思维能力的设计方面,“使设计能够支持、解放、扩展人的脑力劳动”。在目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在满足了物质需求的情况下,人们追求自身个性的发展和情感诉求,设计必须要着重对人的情感需求进行考虑。设计因素复杂化导致设计评价标准困难化。一个个性化的设计作品能否被消费者所认同?新产品开发能不能被市场所接受?在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实力还并不强大,设计开发失利承受力还不很强的情况下,如何系统地、有根据地认识、评价设计,使其符合市场,就需要对设计因素再认识。利用界面分析法,正是使设计因素条理化,避免将人作为“生物人”的片面和走出笼统地说“设计=科学十艺术”的简单误区。

*L?_0lGG4i\1

9aH6J6kgW2g1  现代的人机工程学和消费心理学为设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它们的成功就在于实验、调查和数理表述,是较为可系的。同样对设计艺术而言,进行设计界面的分析,也要有生理学、心理学、文化学、生物学、技术学学科基础。从理论上来说,它要直接建立在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之上。相对于机械、电子设计和人机设计,以往人机界面设计把握了技术科学的认识和手段,忽视了人文科学观念与思想。它的界面设计只能存在于局部的思考范围内,只成为一个设计的阶段。创意公社- ideaer3[[Y e.Vc'B|

顶:8 踩:13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66 (35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88 (34次打分)
【已经有52人表态】
4票
感动
7票
路过
7票
高兴
6票
难过
6票
搞笑
6票
愤怒
8票
无聊
8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