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锋评论-2006国际大学生动画节2006首届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
首届 中国 ( 北京 ) 国际大学生动画节2006年5月25日在中国传媒大学隆重举行。本届主题为 [ 煜。北京 .2006 ] ,煜:本义照耀,光辉灿烂,暗含杰出,超群的意思。古人云“日以煜乎昼,月以煜乎夜”, 该主题以中国语言文化简练达意的特色和深厚的内涵,鼓励年轻动画人大胆创造,表现自我,在人类深厚而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中,在现代科学技术与年轻的梦想之中寻找灵感的光辉。视觉中国网站统览中外动画长廊,带着体会与感受,与你一起跟随大师们的脚步,聆听大师们的话语,渐渐走进了一个全新的动画世界...
焦点1―― 关于创新
兔子猫: 中国动画内容上没有创新!对于这几年的中国动画,大家都很清楚, 无论是《西游记》还是《宝莲灯》,全都是取自中国古代神话。而且居然一点改动都没有,观众在看 影片之前,对于剧情已是十分清楚,试问这样的影片又能吸引多少观众?没有创新,就好像一个人失 去了内心,空有一具躯壳。尽管外表再漂亮,却没有内容,观众看完影片后,什么也没得到,心灵是 空虚的。再看日本动画,虽然没有像迪士尼一样的动画效果,但是我们看了会感到心里非常充实,我 们可以为它哭,为它笑,可以有思想。但是看完国产动画后却是失望,气愤!
天高三尺:中国动画跟不上潮流,时代是在 改变的,现在的人们喜欢暴力,色情,刺激。做动画应该适应观众,而不是做出动画后去让观众适应 你。如果把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中国神话改成外国的,比如犹太教或是基督教,这样的话观众就会逐 渐增多,因为他们不了解外国神话,这对于他们来说是生疏的,去看描写自己从没见过的事物的影片 总会比看拥有自己不看都能顺畅的背下来的剧情的影片要好,观众看动画或是看电影是要有收获的, 是要看自己喜欢看的情节。如果你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谁又会去满足你的票房呢?
焦点2 ―― 关于情节
土豆土豆我不是地瓜:"动画是一个电影类型,不是儿童片(当然在目前的中国是没戏)"徐克语。英语中把漫画分为儿童看的"CARTOON(卡通)"和青少年看的"COMIC(漫画)",在动画界也是同样。所以20岁的我看动画片没有什么可奇怪的。认为动画片是"小孩子看的"的观点,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的动画片针对的年龄层太小,不但国产的动画片只有7岁以下的人才看,连引进的动画片也只是针对12岁以下年龄层的。所以无怪乎当年引进的《灌篮高手》会引起轰动,相信很多大人也看见《灌篮高手》后会惊呼:"居然还有适合高中生看的动画片!?"这真是中国动画业的悲哀!
中国动画在很多"专家"嘴里都是这么说:"民间流传的皮影乃动画之鼻祖,建国后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更是开了历史之先河……"开始再往后呢?再往后则是单调生硬的色彩,粗糙且毫无美感可言的人物型,幼儿园小朋友都觉得幼稚的剧情,片中大人发音象3岁孩子,还有毫无感情的对白……。可以说,中国动画观众没有7岁以上的!!我们可以毫不客气地称之为"幼儿园动画"。
焦点3 ―― 杀死动画的凶手!电视台!!
美丽的猪头:一部每分钟投资超过3000元人民币的动画片,无论质量多好,题材如何,都很难在国内收回制作成本。目前国内电视台对于国产动画片的买片政策,十分不利于国产动画的投资者。例如一部11分钟的动画片,如果在全国100家电视台发行,每家电视台每分钟平均支付30元人民币的播放费用(这在实际操作中其实是不可能的)播放权全部卖掉,并足额支付的话,方能收回成本。各位很清楚这其中的困难和艰辛。可以想象,3000元一分钟的动画片尚且如此,八九千元的片子呢?有人会说,我们可以从相关产品上收回投资,我们经过论证和计算发现,确实存在这种可能性,但是,这种情况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片子的总长度不能低于208集,因为任何相关产品的运作,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生产和宣传期,而动画片在各地方电视台播放也有一个时间差。片子的长度不足,就不会给经营人员提供足够的运作时间,而运作时间不足,就无法将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下去。我们目前的投资规模是否能允许策划长达208集的动画长篇,成为了动画片市场化运作的瓶颈之一。
208集于是成为动画公司的催命符,因为电视台逼迫他们必须要把简单的故事复杂化,或者把复杂的故事白痴化!于是,我们有了号称上万集的蓝猫!我们有了一部又一部给孩子看了都担心会影响孩子智商发展的“超幼儿”动画!于是,我们的动画在不情不愿的情况下被不同的电视台轮了大米!只要中国电视台的做法一天不变,我有理由相信,在我打开电视的时候,将永远失去自己国家的好动画片!!!
焦点4:别老拿国外动画的进入做挡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