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搞才能搞出游戏艺术
导读-- 这似乎是一个难以解释的奇迹,其实,只要想明白一个关键,这其中的奥秘也许就可以迎刃而解。
1995年,西山居游戏工作室从珠海边蹒跚起步,十年来,不断有代表中国游戏产业的大作问世。在一部分人看来,这似乎是一个难以解释的奇迹,其实,只要想明白一个关键,这其中的奥秘也许就可以迎刃而解。
这个关键,其实包括两个部分。
其一,是中国广大的玩家群体对民族游戏产业的支持。这种行为的根源,其实是中国文化的血脉。无论历经了怎样的磨难与诠释,终于没有形成断层,没有令外来的文化轻视。
1995年,中国的游戏玩家群体,还象一群孩子,对所有看见的游戏都带着好奇一般的向往。那个时候,“民族”和“文化”还没有被提到游戏产业的日程上讨论,就象中国所谓的“时尚”与“精品”的概念一样。面对着计算机中几乎清一色的外国产,他们几乎是在欢喜与赞叹中茫然的。
西山居最重大的第一个成就,并不是推出了一个个成功的产品,而是通过这个产品告诉中国玩家:我们,可以玩自己的游戏。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游戏中看到专属于中国玩家的尊严与梦想。
这种潜意识的第一次传播,不仅使得很多玩家忽然看到了光芒,也很快被敏感的媒介同人捕捉到,并宣称为“中国民族游戏产业的起步”。有了这个庄严的使命,金山软件和西山居游戏工作室踏踏实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责任,或许,一个游戏的成功,就在于写好每一行代码,画好每一笔美工,搞好每一节策划。
刚才说到的玩家对民族游戏产业的支持,是西山居打造精品的关键之一。在此之上,所形成的另一个关键是玩家对游戏艺术的呼唤。
这里所称的对游戏艺术的要求,并不仅仅指漂亮的画面和精巧的动作,还有中国式的心态和中国式的审美共同指导下,对玩法艺术的要求。
我们是否要那样沉重地玩?游戏两小时比工作或上课两小时还累,或者我们是否要东碰西凑,去触发功略书上早已清清楚楚的任务道具?
更或者,我们是不是,或者说该不该,完全忘了自己祖国的文化,去玩一个完全凭想象构造的世界呢?
这些,或许只在玩家潜意识中挣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