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片的制作技法-4] 脚本图片的制作方法②
制作脚本图片,除了特殊情况之外,一般都要注意,就是在一个作品当中,把很多张图片连接起来,要注意不要大幅度地更改摄相机的高度、位置和三脚架位置等。
进行画面快速切换的时候,要利用小道具和自然物的技巧。这就涉及到使用摄相机的的方法,贯穿于整部作品,在时间和地点的处理上,要WIPE始终注意'Fade Out', 'Fade In'方法的使用,这也适合处理那些贯穿于整部作品的场面。(如:处理少年向青年转换时)比如在处理时间转换的时候,DISS(画面淡入淡出)&Over Lap就经常使用。
另外,使用WIPE手法,还能让您在同一时间,看到其它不同场景的画面。(我们将在介绍摄相机使用的时候详细地介绍WIPE)。注意画面的尺寸要根据被拍摄物体(如人或物)的大小来做不同处理,如果要更好地传情达意,也许翻开国语字典看看更好呢。
WHEN:(LONG SHOT)---拍摄背景的时候
WHERE:(MEDIUM SHOT)---比长距离拍摄更近一些拍摄
WHAT(COLSE SHOT):当人物离图片框近的时候
WHY(FULL SHOT):拍人物特写的时候
HOW:(FULL SHOT):拍人物特写的时候
结果:(FULL SHOT):拍人物特写的时候
如果您按照以上顺序决定画面的大小,拍摄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关于此方面的内容,我们将在解释LAY OUT的时候详细加以解释)。不过希望各位注意,上面所说的方法可根据作品的风格而做适当的变化,也可以根据演技而发挥。
在制作分期脚本图片的时候,要格外注意的一点是背景(Back Ground)的问题。可以说,背景是卡通片的一半生命,它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背景要考虑人物的位置和明暗效果,如果不注意,就很容易出现返工的情况(这点将在说明LAY OUT的时候详细说明)。最后,向大家做一总结。
-
我们只有在仔细考虑下面各个因素后,我们才能将一部卡通片制作好。这些因素包括:
画面的制作方法,画面的大小,出场人物的动作和演技,地点和时间,场景氛围,图片框的序号,视觉效果及音响效果。
下一节里我们将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什么是LAY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