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品牌必将走红-设计师品牌之发展前瞻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高速发展?熏为中国设计师品牌群体的崛起搭建了前所未有的平台。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王庆认为,设计师品牌的形成,是世界服装产业发展的阶段性表现。
全球经济工业化完成后,工业品牌被消费者高情感的心理需求所厌恶,设计师品牌应运而生。目前全球最具知名度、最高档的服装品牌,基本上是在近代由设计师创立并传承的。而在中国,目前工厂品牌和设计师品牌共同存在,处于混合发展阶段王庆认为:“在下一个阶段,中国将不断涌现设计师品牌,尤其是在个性化非常强的女装市场,融入其中的设计师品牌会越来越多,设计师创立的品牌进入商场销售的现象,也将会大量出现。”
在市场的共性中张扬个性,让个性表达符合市场消费共性需要的中国设计师品牌现在才刚刚起步,未来的发展谁也说不清楚,但根据国外同行的发展经历以及现在的发展态势,我们大体可以估计到国内设计师品牌的未来发展方向。
明星效应
国际上,“设计师品牌”通常几乎都是伴随着名人明星的影子,因为每个明星都不希望自己的着装和其他人一样,设计师品牌的存在给了他们释放自我个性的空间。奥斯卡颁奖晚会上,时装设计师不但用作品创造明星,更创造了电影业、流行娱乐业甚至传媒业。这些设计师依赖张扬的个性获得忠实的消费人群,同时又用他们的另一个身份,引领着社会的消费潮流,设计师品牌与公众人物结合,由此而拥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面对公众人物的设计师品牌,绝大部分以高级定制为主导,正如设计师品牌的诞生一样。国内众多设计师把自己能不能拥有一所高级定制工作室作为某种象征性的标识,影视圈、演艺界等等大小明星、主持人,成为他们抢夺有限的客户资源。业内人士评价,当前中国的所谓设计师品牌,很大一部分只有他们的高级定制工作室具有真正设计师品牌的含金量,但是也正是这部分将来会成为各个设计师品牌最凸显自己风格特色的所在。
难道没有理由相信,随着娱乐业的发展,随着设计师自我发展的多元化,两者会融为一体。而当设计师本身成为公众人物,具有明星效应的时候,设计师品牌的发展空间自然不问可知。
文化传承
资本运作
做品牌最终的目的就是赢利,虽然现在不少设计师品牌容易概念化,缺少主导产品系列的支撑,但是面对未来,在整合好产品结构,经营管理走向国际后,为了谋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必然会有相当一部分设计师品牌向做大做全的方向迈进,产生核心竞争力的转移。
王庆说,国内的设计师品牌现在只是兴起阶段,并不成熟,对市场没有主导作用,随着品牌的发展壮大,配送物流、管理、陈列、店面以及经营标准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借鉴国外品牌发展的经验,未来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将主要体现在品牌资产和销售终端上。品牌资产集中强调品牌识别,销售终端则表现为对销售渠道的直接控制。这也是近两年来,国内品牌开始把陈列设计放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的原因。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资本进入国内服装设计产业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国内已经有很多品牌在资本运作方面迈出了第一步。未来,服装设计师品牌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同样会形成一定的资本力量,这股力量在资本追求最大化利润的驱使下会对这一群体产生巨大的作用。
可以断定,设计师品牌要做大必须与管理和资本结合,要想赢利,就必须付出一定代价,去控制分销渠道和核心消费人群。
“左岸”迷情
设计师品牌是一种典型的个性化服务。在多元的消费需求下,人们需要带有强烈设计风格和与众不同的服饰语言,来表达自我。今天中国文化的多元性,给设计师品牌的成长提供了更多的土壤。做品牌不一定要做到很大,不一定要赚很多钱,注册一个品牌,开间小店,生产外包,无疑是一种省力的生存方式。近两年内,类似这种的特色概念店开始形成规模,而且产生了集群效应,很多年轻设计师的工作室扎堆在一起,形成设计师品牌的一种特色。
这种设计师品牌的生存态势,会成为未来不少设计师品牌的模式,就像巴黎左岸,从第一家咖啡馆在1689年落脚以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咖啡馆林立为特色的艺术圣地,一大批诗人、作家、画家、哲学家、设计等“文化人”们在这里思考、阅读、讨论和创作,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小店开在赛纳河畔,设计师谢锋对“左岸”尤为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