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创意公社- ideaer >> 百科 >> 设计论文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橘生淮北――中国架上绘画随想

排行榜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发布者:eh0588
热度96票  浏览8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8月30日 10:28

ug eh6^$g;Y|1一,西方绘画传到中国约一百年左右,光从时间上可以说它还是一门方兴未艾的艺术。因此我们现在就用国际口吻说“架上绘画要消亡了”此乎为时过早。这好比对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说:你快死了,多少有点歹毒。西方架上绘画的终结是西方艺术体系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我们能不能用它来解释中国绘画。一个例子:日本浮世绘,浮世绘在日本的没落就像大火过后飘落的灰烬,随风吹到海外,可那些用来包裹物品的浮世绘作品却在印象派、后印象派画家那里死灰复燃。

Oh3vNW2a&C9JP1

\ {e Bs4P1?1二,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有生命的,都有其发生发展、繁荣、衰亡的一个过程,西方架上绘画也许已经走上终结,可是在中国架上绘画首先存在着一个问题:它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的问题。如果简单地认为是初期,那么很显然我们可以断然否定“消亡”之说。可是事实上,“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让问题变得复杂,一个新事物前一秒钟刚刚诞生,后一秒就有可能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看到它。“一体化”也把为西方架上绘画准备的棺材运到了中国的门口。事实上,中国架上绘画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也过了一遍西方绘画用几百年才走完的历程。如此,那一副棺材也受用得起。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显然不是那样,中国最大的特点就是发展的不平衡,经济上,文化上都是如此。因此预期这种不平衡也将体现在艺术上不是没道理,正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花蕾,鲜花,蔫花,总之是百花齐放。

$~-GK,c7PY TeT.]e }J%c1 创意公社- ideaer*R%]6}/E%`

三,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决定事物发生、发展和传承的是基因,西方架上绘画在遭遇东方文明后,发生了基因变异,第一次变异无疑是朗世宁的绘画,可是很不幸夭折了,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中西方结合的绘画,无论是以哪一方为主,均可视为混血儿,不能算作原有画种的延续。是新生事物。是和苏联的油画一样的杂交,我们不得不在“架上绘画的消亡”问题上和老大哥亲密接触。创意公社- ideaerG1j,ue1m8{P$j

M\ @sJ1e}c1四,如果说中国架上绘画是一个全新品种,那么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首先经历的是一个全盘照搬的大跃进过程,也就是所谓的“从无法到有法”的过程,那么接下来应该是“从有法到无法”的过程,“我自为法”的过程。在这一点上,我们还提日本浮世绘,它在全面学习中国版画技术之后,日本以“俗化”的途径创造了纯日本民族的艺术。学习是不是终极目的?西方架上绘画终结了,中国架上绘画是不是就要陪葬?

3dU2W'v2^1

Z9vR+@&K0JgoO[M1五,中国绘画艺术传入的背景。不同的时代背景对艺术的引入和发展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中国佛教绘画的传入和发展是由于统治阶级的需要。而西方绘画的传入,先是传教的需要,后来是救国图强的需要,振兴中国传统绘画的需要,出于艺术的需要,因此我们无法从中国艺术发展史上找到比照的依据来说明架上绘画是否会像佛教壁画那样的本土化,毕竟西方文明并非弱势文明。创意公社- ideaer+~xp^djR+P/Y3c

顶:8 踩:9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68 (22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1.4 (20次打分)
【已经有37人表态】
7票
感动
5票
路过
3票
高兴
9票
难过
3票
搞笑
3票
愤怒
3票
无聊
4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