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马丁路德金—梦想之路》的真实场景
电影《马丁路德金——梦想之路》即将上映,《纽约客》杂志近日公开了一批当年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带领大家参与平权运动的纪实图片,让大家更清楚看到当年游行的情景。
电影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号召塞尔玛全市黑人对政府的公告法进行抵制,以迫使法院取消地方公共运输工具上座位隔离的故事。抗争最终变成在塞尔玛、蒙哥马利和阿拉巴马三次声势浩大的抗议声讨,并直接推动了1965年《投票权利法案》的通过,让美国黑人的选举和被选举权利得到保障,写下了黑人历史性一页。
马丁路德金与数名主要游行组织者。
摄影师Schapiro与其他摄影师,跟随游行的人士5天共走了45英里的道路,“有时候我们会跟他们一同走路;有时候我们会在货车车尾坐下。”Schapiro回忆道:“有一天,在游行的时候突然下雨,跟着游行的人士便穿起塑料雨衣,整条队伍顿时变成白色的了。”
半世纪前,马丁路德金在挪威奥斯陆被颁授诺贝尔和平奖,他当时提及到2200万个美国黑人将发动“创新的战争”以抗衡“种族歧视的黑夜”。
数个月后,即1965年3月,这一场战争在阿拉巴马州塞尔玛——白人公民理事会的发源地揭开序幕。当时备受关注的是公民平等投票权。正如马丁路德金指出,在城市被囚禁的黑人比投票名单上的黑人还要多。参与在游行当中的James Baldwin曾写道:“我难以抑制自己去想象,这片土地是透过榨取这些树木的鲜血去获得自己的颜色。”
连串的游行——由开初歧视黑人的警察用长鞭及带刺警棍暴力镇压示威者的“血腥星期天”;到最后由塞尔玛至蒙哥马利州政府大楼、全长五十四公里的游行队伍,最终推动当时总统詹森(LyndonJohnson)向国会提出投票权的议案。
当年示威者非暴力的抗争方式引起了美国导演Ava DuVernay的兴趣,并将以此为主题拍摄一部新电影。而以下由摄影师Steve Schapiro拍摄的作品,也纪录了当年塞尔玛游行人士的一举一动。
群众聚集起来,目睹游行队伍经过阿拉巴马州首府蒙哥马利的街道。此图为Schapiro替《生活》杂志纪录第三次塞尔玛游行而拍摄,却从未刊登。直至近年Google开始整理已停刊的《生活》杂志图片,才获得曝光。
一名非裔青年手持美国国旗。
游行开始前,群众聚集在一起。
不同宗教的神职人员,尽管很有可能遭遇袭击,但仍然响应马丁路德金的号召参与游行。第一次塞尔玛游行,有17人受伤送往医院。
学生非暴力行动委员会成员James Baldwin(左)及James Forman(右)。
第三次塞尔玛游行时,游行人士与阿拉巴马州警察对峙。于第一次塞尔玛游行时,阿拉巴马州达拉斯县警察总长Jim Clark率领“义工”袭击准备走过塞尔玛边界Edmund Pettus桥的游行人士。
当游行队伍抵达蒙哥马利时,街道两旁布满了围观的人士。
游行人士于开始前在塞尔玛聚集。
游行人士于途中稍作休息。
游行路线的沿途,一名男子举起美国国旗向游行人士致敬。
塞尔玛游行已经成为历史上最能呼应非裔美国人平权的一环。奥巴马于当选总统的数周后,也马上在布朗教堂外发表演说。奥巴马演说后8年,塞尔玛仍然具有其象征性。示威者在当地展示Eric Garner——一名在史丹顿岛被警察掐死的美国黑人的最后遗言,作为反对种族歧视的口号“我不能呼吸。”
via phot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