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祥 云门风景
台湾著名现代舞团云门舞集被视为“当代台湾最重要的文化财富之一”、“亚洲第一当代舞团”和“世界一流现代舞团”。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高的成就,创始人林怀民功不可没。林怀民力图通过舞蹈来表现东方文明的美与意境,而台湾资深摄影家刘振祥则把云门舞集为达到这一目的所做的努力,通过影像记录了下来。他拍摄云门20多年,以镜头记录云门的舞者与舞作,台前台后,台上台下。透过刘振祥的摄影作品来认识云门,是另一种真善美的感动……
云门舞集—水月
著名舞蹈家 云门舞集创始人 林怀民
云门舞集
根据古籍,「云门」是中国最古老的舞蹈,相传存在于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舞容舞步均已失传,只留下这个美丽的舞名。一九七三年春天,林怀民以「云门」作为舞团的名称。这是台湾第一个职业舞团,也是所有华语社会的第一个当代舞团。
三十二年来,云门的舞台上呈现了一百五十多出舞作。古典文学,民间故事,台湾历史,社会现象的衍化发挥,乃至前卫观念的尝试,云门舞码丰富精良;多出舞作因受欢迎,一再搬演,而成为台湾社会两三代人的共同记忆。
云门舞集现在已不单单是作为一个现代舞舞蹈团而存在,它已被视为“当代台湾最重要的文化财富之一”,伦敦泰晤士报说,云门是“亚洲第一当代舞团”,法兰克福汇报认为云门是“世界一流现代舞团”。
云门舞集能达到如此高的成就,创始人林怀民功不可没。林怀民不仅在舞蹈方面颇有建树,对于东方文明也有很深的研究,他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对东方美的独到理解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他的作品里:《寒食》、《白蛇传》、《九歌》、《红楼梦》、《行草》、《狂草》……云门舞集的舞蹈不仅让人们重新认识了现代舞,也把东方文化的美与意境展现给了全世界。
林怀民极其重视“意境”,他于2001年创作了《行草》,2003年创作《行草2》,2005年创作《狂草》,合称为行草三部曲。灵感来自于王羲之的奉桔帖、苏东坡的寒食帖、张旭的行草、怀素的狂草等古代大家的书法作品。他说舞蹈来自于书法,但目的不是彰显那些文字上的意义,“如果要表达书法,毛笔就够了,我是汲取书法的美学来丰富舞蹈。” 林怀民认为,书法中气的流动,书法中的留白,书法的原则和舞蹈动作的原则是相辅相成的。“写毛笔字时,一个简单的‘一’字,就有那么多的回转,写字时笔断意连,这跟舞蹈是完全相通的。”《行草》的舞台就像一张白纸,舞者的服装是黑色的,像字一样,在纸上运动,观众是否能看懂不重要,关键是能体会其中的意境,感受气场。
而把云门之美通过平面的方式展现给大家的,正是台湾资深摄影家——刘振祥。
著名摄影师 刘振祥
云门舞集的记录者 摄影师刘振祥
刘振祥,台湾资深摄影家,《恋恋风尘》、《恐怖分子》、《停车》等电影剧照,皆出自其手,同时也执掌云门舞集的舞蹈拍摄记录之职。其影像风格犀利、利落、动人。
经历:
1983 举办第一次个展【问刘二十】爵士艺廊。
1986 为电影《恋恋风尘》、《恐怖分子》拍摄剧照。
1987 担任中国时报系【时报新闻週刊】摄影编辑,开始为【云门舞集】拍摄舞蹈照片。
1988 担任自立报系【台北人】月刊摄影主编、与自立报系政经研究室研究员,举办第二次个展【解严前后】。
1989 担任自立早报摄影主任,跃昇出版【台湾摄影家群像】个人专集并举办第三次个展【工作、创作】清华大学艺术中心。
1990 参与厦门艺廊【人间异象】四人摄影展及【看见与告别】九人摄影展。
1993 告别报社参与【诚品六人展】于诚品艺文空间,参与【云门快门20】摄影展巡迴全台。
1996 参与【Visions of Taiwan】摄影展于纽约、巴黎。
1997 个展【巴掌仙子】早产儿摄影展。任季刊【台湾美学文件】摄影总监。成立摄影工作室【文件工场】。
白蛇传
2000 出版【台湾有影】个人摄影专集, 举办第四次个展【新港造像】新港文教基金会。
2003 参与【又见v-10视觉艺术群30年大展】于台北市立美术馆。
2005 个展【想象风景】摄影展台北东之画廊。【台上台下‧10年摄影回顾】国家音乐厅文化艺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