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夜间拍人物
一本名为"摄影技巧"的书上看到如下夜间闪光灯应用方法: 1. 对背景灯光进行测光, 得到曝光组合, 比方讲是: 光圈 8, 速度 1/15. 2. 根据闪灯指数, 人物主体前景距离, 算出正确曝光人物所需光圈, 比方讲是 5.6 3. 将曝光组合手动设定为: 光圈 5.6, 速度 1/15, 就能照出对人物前景和灯光背景都曝光正确的照片. 我认为:人用闪光灯,距离与光圈的乘积等于闪光灯指数(100度卷),没有错。所以光圈用5.6也没有错,剩下的就是调整背景的暴光组合,8-1/15与5.6-1/30是相同的暴光组合。所以应当用1/30秒。而且没有超过闪光同步时间。那本书有点误人子弟。 在没有TTL的闪灯时用的。以前的老闪灯背后有一张表,列出不同的ISO下不同距离和使用光圈的对应表,因为那时候的闪光同步速度是固定的,闪灯不管三七二十一,发射出的光量都一样,不同的距离受到的光量不一样,所以要用距离来决定相机的光圈。 在夜景人像中,假设背景曝光需要f5.6,1/15秒,再一看主体的距离和闪灯背后的表:3米、ISO100 需要用f8,这个曝光组合实际上是f8和闪光同步速度(可能是1/125秒),所以,用f8来控制主体反射回来的光量,闪灯闪亮的速度肯定在1/125秒以下但不会差太远,同时用1/8秒(不是1/15秒,因为光圈缩小了一档,速度要相应降低以保证背景正常)拍出背景和主体都正常的照片。
记得以前还看过一本书,感觉讲的蛮详细的.好像是说在用闪光灯拍摄时,光圈决定闪光灯的暴光量,快门决定环境光.因为在闪光拍摄时,闪光灯的发光时间非常短,只要快门速度不低于(快于)闪光同步速度,主体的暴光只由光圈大小决定,跟快门无关.所以一般先按闪光灯指数计算好主体的暴光所需的光圈,然后再用这个光圈大小对背景测光,如果所得的快门大小不低于同步速度,那麽这个光圈/快门的组合就是正确暴光所需的值.
摘自《中国摄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