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自残女孩
《外滩画报》专访冈原浩介
“相比于自救,她们更像是试图理解自己”
《外滩画报》 :为什么想要为自我伤害的女孩拍摄一组照片?
冈原浩介(Kosuke Okahara):那是2004 年,当时我正考虑在日本进行一些摄影工作——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在自己的国家拍摄过相片。那时我通过朋友认识了一位同校的女孩,我和她很快成为了形影不 离的朋友。不久之后她告诉我这样一个事实:因为抑郁症和其他心理疾病的关系,她长期伤害着自己的肉体。我和她交谈愈深,就愈萌发出一种被触动的感受。这也 是名字“Ibasyo”的由来,Ibasyo 是心理和情感的空间。在它之中,你能感觉到平静,感觉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Ibasyo立即成为了我迫不及待想要去实现的东西。
《外滩画报》:你是如何找到她们并说服她们接受拍摄的?
冈原浩介(Kosuke Okahara):基本上,她们都是我通过网络寻找到的。我在日本的社交网站上发表了自己的计划,邀请符合条件的人自愿参加。从2004 年开始有这样的念头,5 年内一共有6 个女孩走进我的镜头。我也拍过两个男孩子,但自残的女孩最终成了这组照片的主题。这期间我总共见过大约20位相同情况的对象。最终,有些人因为家人无法接受拍摄而拒绝了我;有些人以为我只是在寻找模特而作罢。但我想的是能跟她们共同生活一段时间,更多地认识她们生活的每一方面。我要的不仅仅是人物肖像或者伤疤特写,因为在她们的生活里,这些是正常的。脱离了她们日常的生活状态,把这些当成“不正常”的事物呈现 给观众,我认为对她们不公平。这6个女孩最终完全接纳了我,允许我进入她们的日常世界。每次,我用几天或者几周的时间和她们生活在一起,这样持续拍摄了4年。现在我依然经常回去,和她们小住上一段时间。
《外滩画报》:你的作品还包括泰国红衫军、苏丹达尔富尔冲突。你目睹过无数伤口和死亡。对你来说,这些女孩的伤口带来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冈原浩介(Kosuke Okahara):亲眼目睹受伤经过是很残忍的经历。和战争不同的是,这是她们身体的一部分。假如我承认她们,那也必须承认她们身上的伤口。并且我常常想,要忍受这样一个自残的自己,或许比自残这种行为更为可怕。所以我试着带着尊重的心情去拍摄每一张照片。
《外滩画报》:拍摄过程中她们表现出抗拒或厌恶怎么办?
冈原浩介(Kosuke Okahara):不。她们非常开放,出人意料地开放。我们一起聊天、喝咖啡、看电视、谈论生活……只有一个人是我拍摄了一次后立即停止摄影的。他是一个男孩。也许 当时的时机并不是非常合适,就在我完成第一次拍摄后,他被确诊为边缘性人格障碍。虽然之前他也看过心理医生,但一直没有确认患了哪种具体的疾病。确诊的消 息对他的打击很大,他一下子变得非常忧郁,而且开始恐惧起摄影。他打电话给我希望要回那些照片。我考虑了整整一天,最后把所有冲洗出的照片和底片都还给了 他。对一个摄影师来说,交出底片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是如果我的拍摄伤害了那些想要参与的人,这个项目就再没有意义。我从来没想过能通过这个项目帮助 他们,因为我的镜头并不能改变被摄对象的精神状态,但我认为我的摄影至少应该是无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