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创意公社- ideaer >> 摄影 >> 纪实大片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打乱的五官——撒切尔效应

排行榜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发布者:idser
热度0票  浏览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5年11月05日 23:04

V9b&uXq+J1仔细观察下面的摄影作品,有没有发现一丝异样?将头像正立过来之后你就会发现照片中的脸完全不是正常的面孔,五官的位置都被打乱了。这组摄影作品来自荷兰摄影师 Anuschka Blommers 和Niels Schumm,他们在为Dove ad campaign完成拍摄工作时利用面孔知觉中著名的“撒切尔效应”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倒立的面孔比正立的面孔更难以识别,在正常状态下,一旦人的面部特征发生变化,我们能够立即加以识别;但在倒立状态下,我们一时之间就很难感觉到异样。创意公社- ideaer S,Fb1Mnn

创意公社- ideaerpE^Q[Dwf

uV,E^ D%Ay1 创意公社- ideaer \e/pDs JK(lj+a

4@M)|q,d.k(} a6d$]-D1

TY,O%H#s+x/y1创意公社- ideaer(F4nk1?3@Gd}

?p+z:TVZ1

&I/G/e0i` }S1 创意公社- ideaer-u2j(Y,o pM+}

“撒切尔效应”创意公社- ideaer Q;v!h'n Nf

EB6Zee;L0o1“撒切尔效应”又称“面孔倒置效应”,这个的有趣的效应是1969年由罗伯特•殷(Robert Yin)在实验中首次发现的,即把所有类型的客体旋转180度呈倒置后,人们对这种图像的加工能力比他们正立的时候均有所下降,而面孔加工受到倒置效应的影响程度比其他类型的图像更加严重,因此称为“面孔倒置效应”。后来许多研究也都发现,人们对倒置刺激比正立刺激的反应更慢,正确率也更低。在撒切尔效应里,当面孔倒置后,我们还能认出是撒切尔夫人的脸,但是我们却发现不了眼睛和嘴都是正立的,这就说明我们加工面孔时首先是快速的整体加工。

rG!Hn4b FEc1

/\mMj wgx g_&L1

Y I6s.E]+G.@ y1RD2vo1
顶:0 踩:0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 (0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 (0次打分)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