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创意公社- ideaer >> 摄影 >> 纪实大片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冯方宇: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排行榜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发布者:idser
热度0票  浏览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5年11月10日 08:57
创意公社- ideaerK J-F4jlsr

图|“摄氏2014”年度纪实摄影师|冯方宇创意公社- ideaer:zN o C:H'LhG)\

创意公社- ideaer!iR"}2a4{7ue%T\(D

南京长江大桥曾经是一座具有非凡历史意义的大桥,但是,几十年的变迁,设计过时,年久失修,不堪重负,交通堵塞,使得这座大桥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有人建议炸掉长江大桥,以方便上游的大型货轮通过;而长江大桥作为南京唯一的过江免费通道,在车辆激增的当下成了“长江堵桥”。而大桥下面,依旧是人们的单调机械的生活。创意公社- ideaer.M&z8e!WvQa(N

x:E0xlr1

s[7Y7j!sc,^!I1

OA@0M0\!NkN s1关于冯方宇

&Y3~2h&W1wCBb6[ n v%h u1 创意公社- ideaer\5p#[5P-C N{

自由摄影师。1977年出生于南京,1999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自 2006 年起,在中国、奥地利、比利时、法国等地举办摄影展 20 余次。

7lH"Yi2N0n1 创意公社- ideaer4X;F$Ew%i#M/vH2@

2008年,凭借作品《梅雨》获得奥地利特伦伯超级摄影巡回展杰出作品金牌奖

yDh vwW1

5q8hx+uc!OiS1《神话村》获得2009爱普生新视界大赛银奖。

+|B2d9C8kK9w%@1 创意公社- ideaere9w.F r i UR

现工作生活在南京。

'O&sp&fU*R1 创意公社- ideaer`r%`%T P\9f.`h

冯方宇和他的大桥下面

_XQL%QY@ P.~ Oc\1 创意公社- ideaer#EX0S5[WMy

南京长江大桥曾经是一座具有非凡历史意义的大桥,但是,几十年的变迁,设计过时,年久失修,不堪重负,交通堵塞,使得这座大桥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有人建议炸掉长江大桥,以方便上游的大型货轮通过;而长江大桥作为南京唯一的过江免费通道,在车辆激增的当下成了“长江堵桥”。而大桥下面,依旧是人们的单调机械的生活,2014年,长江大桥风光带的大面积改造,将大大改变这一地区的旧的“视觉生态”。创意公社- ideaer3W;x/oU,EM8[

创意公社- ideaer-g2x$fsa

K0rSwv xa1 创意公社- ideaeru dD:gO}(n;^P

对话冯方宇创意公社- ideaer*f]Oiu

`D0Cw9R:F(Um8_.X11、能讲讲《大桥下面》这组作品的创作动机么?创意公社- ideaer%]"ubo5A|m^/{,V[1_

U d{xz;i\1冯方宇:几年前,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进入了南京长江大桥的北桥头堡内部,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落满灰尘的毛泽东塑像、到处悬挂着的语录挂画、褪色的大型革命标语、斑驳的水磨石台阶、龟裂的墙面……仿佛让人穿越到了那个特殊的年代。我当时就起了强烈的拍摄冲动。创意公社- ideaer-dqU-{gf

7cP`4a'\~9k1后来,我用大画幅相机拍摄了一组庄严的大桥的“旧影像”,不过,很快我就发觉这样的影像有些过于冷漠。我开始用相机记录大桥周边的变迁,记录普通人与这座大桥的关系,同时做视频记录。创意公社- ideaeroz0p?&N(Dh#g

,L+{ B9YL8R3Y.\1创意公社- ideaera3a8K[ b2NOS+e

创意公社- ideaer i}4}/z$p&Db#Ju

2、这种从“旧影”到周边变迁拍摄的转变经历了多久?

Z(W9ud:M)O.]1

(^ k8g"m7E vX1冯方宇:我最早是从2007年开始拍摄的,当时的长江大桥还比较老旧,江滩也很荒凉。后来,随着汽车数量的激增,大桥成了堵桥。渐渐地,公交站撤消了,桥头堡的通道关闭,毛泽东的诗词墙被封闭,大草坪改成了游乐场,桥面上剩下的只有川流不息的汽车。

9JiP:h"Ip E5e:m1 创意公社- ideaer/q!eP!o C7J

创意公社- ideaer~|U av

创意公社- ideaer5ba(r&]#K6h1if9k8G:D

3、为什么会选择大桥这个媒介?

I jh2V,`i,W~y/B1

Uo6S1vSM1冯方宇:这座1968年建成的大桥,在中国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曾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堡垒。不光是南京人熟知,可以说所有中国人对其都有一种情结。有一个朋友说她对小学课本中长江大桥的那篇课文记忆太深了。

(r&F&iY,s+M1

:aU:d S`4v:Izf4O1大桥最初设计时是按照中国传统建筑的样式设计的,但是由于时代因素,最后被建成了红色革命式样。如今,大桥就仿佛一个迟暮的老人,前景迷茫,这也正和出生于70后的我充满矛盾的生活暗合。的确,我喜欢这种被遗忘的“美感”。

7Q`b-j?/w M7A1 创意公社- ideaer$\f5bb4kW

*s]%o[+CK,]DV!V1 创意公社- ideaer)~%^2GN4]"?

4、所以《大桥下面》也寄托了你的个人情感?

} dv*t$}/\.f@ G {1 创意公社- ideaer*E*HnSP/f4m FE

冯方宇:是的,挺怀念小时候一家人乘公交车去大桥游玩的经历。那时候差不多每家都有一张在桥头堡的黑白留影纪念,外地亲友来南京,家人都会陪着去大桥游览,在那个固定的位置拍一张纪念照。创意公社- ideaer~1ndY|0dK

创意公社- ideaer;o(Iqg]1s m8D

6ewT ` m6x X&@\%@1 创意公社- ideaer\Y/a&l/~2e&@r

5、这些不同的拍摄对象涵盖了各类阶层,他们是你刻意选择的么?创意公社- ideaer'B2R7GQPx,N3m

| ZK\ nk)P R(fp1冯方宇:没有刻意选择,大桥是个很开放的地方,所有人都能来玩;大桥也是个悲伤之地,曾经是中国自杀率最高的地方。拍摄的时候基本还是看人物的状态,和大桥是否有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众生相。不管是休闲的老人,玩耍的年轻人,站岗的武警,在此工作的女青年,无助的外来务工人员和流浪汉,在大桥下都呈现出了一种放松的状态,我觉得他们把大桥当成了一个精神寄托点。创意公社- ideaer2q.j1{ms"U2Z

创意公社- ideaer'd0iHsf)b7L+dW

我的记录应该是比较冷静的。大桥一直也在变化,原来能拍到东西现在很多也拍不到了。每张我都挺喜欢的,都有一种淡淡的伤感。我记录的也是一种时间。创意公社- ideaer.bsK d(nW,DB

创意公社- ideaerX3Z"EG0D PH|

URn{F^6P6d&qm5Q8C1

Mi$u5a+s%i^16、为什么用胶片拍摄?

i1T!Q,gg8h0b8z1 创意公社- ideaerVI-{V]2Q#r-_

冯方宇:我是用6

1_20151110085750825sr1_20151110085750825sr

1_2015111008575092hlt1_2015111008575092hlt

顶:0 踩:0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 (0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 (0次打分)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