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创意公社- ideaer >> 摄影 >> 纪实大片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Gilles Sabrie:揭开北京的面纱——地铁

排行榜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发布者:idser
热度0票  浏览1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5年10月29日 09:17

b4K6f+Id?G1地铁对摄影师似乎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嘈杂拥挤的车厢,黑暗神秘的隧道,地铁为摄影师设下了布景,让他们从狭小铁皮“罐头”中拥挤的人群身上,捕捉到城市的精髓。“地铁就是一个剧院,”传奇摄影师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如是说。

ZK|O0A _M#|k-O E1 创意公社- ideaer/y7G-Jy"Fm;Zj YJ

沃尔克·伊凡斯(Walker Evans)、布鲁斯·戴维森(Bruce Davison)、荒木经惟(Nobuyoshi Araki)、吕克·德拉哈耶(Luc Delahaye)、克里斯托夫·阿戈(Christophe Agou)、以及世界上其他无数的摄影师,都曾在地铁中拍出过传世之作。从威廉·埃格尔斯顿(William Eggelston)和威廉·克莱恩(William Klein),到海伦·列维特(Helen Levitt)和索尔·雷特(Saul Leiter),许多摄影师也都曾揭开过表面的迷雾,捕捉下诉说着的影像。

4K&R(Hx6y(oI$~4Wg1

#Z2Bjd(J6R}pa1吉尔斯·萨布雷(Gilles Sabrie)便深受这类作品影响,拍摄出了一系列有关北京交通的梦幻影像。“我想,地铁中人们的情绪能有多么相像,而且不论在哪,无论北京、纽约、还是巴黎。”萨布雷说,“地铁中的环境敏感、拥挤,同时也非常公开。在这里,我们放开了一切,不再有任何假装。我想知道如去何捕捉这种非常奇怪的时刻。”创意公社- ideaer:w6~4h]P6~_ e

z}`x4N1萨布雷说,他的许多照片都是“蒙”出来的。事后他才能知道自己捕捉到了什么。“提高图像的对比度,乘客的面孔便会浮现出来,就像暗房中显影的照片一样,”他说“这过程太神奇了。”

0c5s$B;j1F I t,z@-Fw1 创意公社- ideaerl\.hY){Sr

创意公社- ideaerk Y5I"l(TG+rlW3K

创意公社- ideaer5{5G ^+]:Gp

2005年,北京地铁1号线

0o gT4YONY1

L!~[%|yF3~,lq r j1萨布雷来自法国,5年前搬到北京居住,并从这座城市的戏剧化变化中得到了灵感。“在这里,我还是觉得像在月球上一样,”他说。“每一天带给我的问题,都比答案更多。这种迷失的感觉令人兴奋,令人畅想。”

R5B ]/{2CBTL f)T,TS1

0K twC }.A1H |1创意公社- ideaeryN9{ fS!z,][*k+R

创意公社- ideaerf{k&w&B,m

2007年,北京地铁1号线

[I$^2{r2M+yv-g1

^$N@Re6@ I,Y1

,~*]_ox?1

}O*Ng-_8x&j/YCm12006年,北京地铁1号线创意公社- ideaer)FZ{+{ |$l KM?

d4Nd%K*l|1

pQ VL|MF_Bu M1 创意公社- ideaerjE-x0f0Q sn0V F T

2009年,北京地铁1号线

)A3j4tRMn:@1

t.gu.fl3HuF~1创意公社- ideaer(gE{2TloN

创意公社- ideaer(z A[o4eL&H5z)B

2006年,北京地铁13号线创意公社- ideaer#i8L/w5u Z0Kz"n#_

顶:0 踩:0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 (0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 (0次打分)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